第13届上海国际纺织工业展览会于6月1日~4日在上海新国际展览中心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的观众参观了分布在9个主展馆和5个临时展馆中的1400余家纺机企业的产品,并签订了诸多订单。
本届展会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展位分布上打破了以往按国家展团分设展馆的惯例,按产品类别分为纺纱,织造,针织、织袜,印花、印染设备以及纺织器材和仪器等9个馆,其中针织设备占两个馆,印染、整理设备占两个馆。来自国内的900家参展企业,也形成了以针织、印染、整理设备为重点的参展格局。
印染设备以占30%的展出面积成为本届展会当之无愧的主角,而且展出产品的功能重点都锁定在节能、环保方面。香港立信集团、奥地利齐玛公司、荷兰施托克公司、意大利巴佐尼、柯尼卡美能达等国外著名企业展出的产品让国内同行深刻地感受到了印染领域的新科技魅力。与国外企业同分在一个馆内的我国印染机械企业也毫不示弱。德高电子集团展出的风云-I全数字特宽幅磁棒式圆网印染机,网头采用高性能伺服电机独立传动,从而使设备控制更加精确,操作更加简便。晋江佶龙机械工业有限公司带来的彩蝶系列圆网印花机也是在便于操作和清洁方面下功夫,做到可随机清洗,达到提高效率的作用。另外,浙江华泰印染机械有限公司、鹰游纺机均展出了其最新研制的适合国内市场节电、节水需要的高新产品。
本次针织机械设备企业的参展面积也较大,占据了两个馆。意大利罗纳地集团、日本岛精机制所、福建凹凸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均布置了较大展位,产品也多以样机为主。胜歌公司的一位技术人员称,此次展会针织机械的展出面积超过了他的预料,但也在情理之中。由于国内针织行业发展迅速,针织机械进口额始终居高不下。这种情况促使更多国内针织企业前来推介商品,因此很多针织企业都是展会的“新面孔”。
与针织和印染设备相比,本届展会纺纱设备的参展规模不大,新产品和新技术很少,多为在原有机型上的改进。其中,太平洋克罗斯罗尔公司展出的MK6型梳棉机,被专家评价为在梳理方式和固定盖板上有新的突破。此外,上海二纺机研发生产的锭数可达1236锭的EJM138JL细纱机、东飞马佐里公司的DTM189型细纱机也在本届展会上首次亮相。
本届展会上,国外设备最集中的一个展馆就是织造设备馆。国际著名的多尼尔公司、苏尔寿公司、史陶比尔公司悉数到场。这也再一次说明了国外企业紧紧地盯住了国内织机市场这块大蛋糕,不错过任何一次让国内企业了解他们的机会。
记者在现场采访了一些前来参观展会的纺织企业技术人员。据介绍,他们企业使用的一批关键设备和关键部件都是来自于国内的纺机企业。最近几年国产设备的技术性能指标明显提高,许多自主开发的高档次的纺机设备可以满足纺织企业的需求,替代进口产品。因此,他们来展会除了要了解国际纺机技术的最新趋势外,还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内纺机企业的最新产品开发情况。
由于产品水平普遍提高,此次展会国内参展商收获颇丰。展会期间,许多参展样机上都已经标明“此机已售”。陕西长岭纺电的赵女士表示,在展会的第一天,长岭纺电就售出了4台样机。而香港一家企业不但产品样机都被订购,而且连宣传资料都被索要一空。史陶比尔公司总经理吴越明表示,在展会前他们曾犹豫过是否参展,而来了以后则认为不虚此行。许多企业对他们展出的穿经机都非常感兴趣,这让他很是意外,因为在几年前这是难以想像的。